2025.2.19 黄启团:家庭教育与心理成长的深度
黄启团:家庭教育与心理成长的深度
视频网址
https://v.douyin.com/iPpJgWTj/
视频文案
黄启团,心理学导师。在他27年职业生涯里,至少有上万个小时在和病人相处,“知常乃容”始终是他生命的一部分。黄启团认为,干货是最没用的,只有那些对生命有体验的“湿的”东西才有价值。从贫困山村到现在,他仍记得父亲为他学费流过的眼泪,这条路是他亲自走过的,绝非杜撰。如他所言,人这一生,不仅需要满足温饱、安全保障、朋友在侧,被需要也同样重要。
为什么现在孩子那么脆弱?你说打他会自杀,骂他会自杀,可是这么有爱的孩子也会自杀,究竟发生了什么事?我就开始反思我们这代人。你自己是一个平庸的人,厉害的人为什么愿意跟你合作?刘备会什么?整个《三国演义》三本只有一句话:刘备才下过墙。人有很多的需要,其中一个需要叫做被需要的需要。在现在这个社会里面,很多的孩子都在一个充满爱的家庭里面长大,可是为什么出问题呢?
触动我写这本书的是2020年的一个案例。那年疫情开始了,有一对父母带着孩子来找我,他们是费了好贵的机票从英国把女儿接回来的,原因是他视频跟视频电话的时候发现女儿的手腕有很多的疤痕,就割腕了。这个孩子在跟这个家庭聊天的时候发现这是一个充满爱的家庭。她说:“我爸妈对我是最好的,这世界最好的人就是我爸妈。”那你父亲是不是经常打压你啊?因为我们知道心理学有个名称叫自我价值说。她说:“没有,我父母从来没有否定过我,我是他的掌上明珠。”通过这个家庭的一个访谈,我真的是确定了这个孩子是真的在这个充满爱的家庭,可是他为什么生命没有意义呢?那我就让父母离开,跟这个孩子单独聊。她说:“我在这个家里面好像我什么都贡献不了啊,父母对我那么好,可是我现在疫情在宿舍里面上课,我又上不下去,我的考试几门功课都没过,所以我觉得我很对不起父母。”这就是他郁闷的一个原因。
那我在反思,为什么现在孩子那么脆弱?你说打他会自杀,骂他会自杀,可是这么有爱的孩子也会自杀,究竟发生什么事?我就开始反思我们这代人。我们这代人的话,没有几个人是不被打的。我们家生活在农村,旁边很多竹子,我父亲用什么打我?扯上一个竹的枝条就抽。我现在讲起来小腿都会有痛感。这是为什么?我们从来没有想过要自杀。区别在哪里?我都想到了一个点,现在有很多的教育就把这个归为吃苦的教育,包括马斯洛在发展那个丝球城市的时候也讲了,人的基本需求得到了满足之后是不会有精神病的。但是他后晚年他也发现不对,有些家庭的孩子基本需求全部满足了,但是依然有各种各样的精神疾病。那马斯洛则归结为可能孩子还需要有吃苦的需要。但我不同意这个观点,因为我吃够了苦。我认为吃苦是万不得已。那我就开始想,吃苦给我们带来的意义是什么呢?那我就总结了一个点:穷人的孩子早当家,家里的家务都是我干的,就让我感觉到这个家离不开我,我是对这个家有贡献的。于是我就总结了在书中的总结了我家庭教育的两个维度:一个维度是爱,爱就是给予,就是让孩子从父母那里获得。但如果他总是获得,他就没有价值了。用这个女孩的话来说:“我没有办法为家庭做贡献,我愧对于我的父母,我父母那么好对我,可是我依然几门功课不合格,那活着有什么意义呢?”我在建立另外一个维度就是叫价值。所以人不光有估值的需要,有马斯洛的那几个需要,还有一个叫被需要的需要。我觉得这个是马斯洛所忽略的一个维度。所以我的书里面就提出了这个维度。所以我书名叫《家庭教育光有爱是不够的》。就像我们道家的思想太极一样,有阴就一定有阳,孤阴不长,独阳不生。所以在给予爱的同时,我们还要有一个需要去让孩子从小能为这个家庭做一些贡献。当一个孩子能够为家庭做贡献的时候,他会感觉到我是有价值的。
那我们成年人就有这个体会,如果你来到一家公司,整个公司都不需要你,你会觉得自己是个废物,没有用。但是如果你能够真的为公司带来贡献的时候,你就有成就感。所以人与人之间的合作,人与人之间的关系,本质上就是价值的交换。但是很多人对这个价值的交换做非常的抗拒和排斥,特别是文人,他们是没有办法看透这个事情的本质。你看中国的文字是很智慧的,“朋”有这个“朋”字,两个月月是什么?肉啊。其实古代的“朋”字是两吊钱。说什么叫朋友?大多数人都误会了。其实朋友两个概念:以利相交为朋,以心相交为友。如果你没有办法为别人提供价值,你根本上连朋都不是。连朋都不是的话,哪来友呢?这根本上没有友的存在。就不能说我俩就是关系好,没有任何关系好,他一定是有价值提供的。当你没有办法为别人提供价值的时候,这种关系就会破裂。包括朋友、夫妻、合作伙伴,一样的道理,一定是要为别人提供价值。但这个价值不一定是金钱,价值是多面性的。比如说现在流行一个词叫情绪价值。当你没有办法为别人提供价值的时候,这段关系就会动摇,就会破裂。所以我们要正视这个东西。如果我们总是看不起为别人提供价值,以为这个人唯利是图,其实每一个人都是唯利是图。所以谁不是唯利是图呢?那个力谁都是唯利是图的。连植物都是唯利是图的。很多人就说:“哎呀,我们夫妻是为因为爱而结合的。”那我就要问了,什么是爱?你来定义这个爱给我看一下。
所以爱其实就是一种自己满足了之后的一种自动的溢出。我给两个场景:母亲生孩子的时候对孩子那个关爱是真的是无条件的;两个人初恋的时候,一样,是无私的。你很愿意为他做点事,但是真的无私吗?no。动物的基因在起推动的作用。动物为了让自己的基因得到繁衍,他就会给你一些奖励。所以母亲对孩子的爱,养大这个孩子,他会有满满的成就感。男女在一起,我们为什么会无私的会爱上另外一个人,愿意为他做事,就是基因带给你的奖励,让你去生孩子,繁衍后代。那基因是自私的,那他一定有他的动机。爱的本质就是这个东西。这是荷尔蒙的作用。那另外一个的话呢,那比如说你肚子饿的时候,三天没吃饭,你会不会跟别人分享你仅有的一个馒头?不会,基本上不会。为什么?因为你内心很需要他。什么时候你会跟别人分享?你刚刚在外面吃了一个大餐,没吃完的菜打包回公司,你一定会跟人分享:“来来,这个挺好吃的,来试试看。”为什么?因为你饱了。当你的内心是满的时候,你一定就会推己及人。
所以马斯洛这个思修层次把人性的秘密解释得很透。那马斯洛用了一个比喻:我们来看看森林里有五个人,A孤身一人,没有武器,靠偶尔捕猎得来的粮食充饥,随时会被野兽吃掉,生存需要没得到满足;B有把猎枪,能够随时打到猎物,同时有一个山洞可以关门可以睡一觉,所以,B除了满足这个生理之外,他满足了安全;C除了拥有B的条件,只有猎枪和山洞之外,他还有几个好朋友在一起,满足了第三个需要,叫做归属——归属一个团体的需要;D除了有一帮朋友之外,他还是这帮小团队的一个领导,就满足了第四个需要,叫被尊重;E不光是拥有了D所有的条件,他还能够为这个团队贡献自己的这个能力,比如说他会钻木取火,他知道怎么走出这个山谷,他生病了还懂得帮别人医治,说他能为别人提供价值,也就是说他达到了第五个这个标准,他能够去为别人提供价值——这个的自我实现。
好了,那我想请问在这五个人中,谁是最有爱的那一个?谁是最自私那一个?谁是最危险的一个?毫无疑问,A是最自私的,A是最危险的,因为他内心没有得到满足,他随时可以杀人,他为了得到食物。但是E呢,E不用任何的教育他都是充满爱的,他钱满足了,所以他的存在就是为别人服务。所以一个真正有爱的人一定是基本需求得到满足之后的人,他才会充满了爱。所以什么是爱?两夫妻不能够因为爱而结合。老天,我们都有很多需求没得到满足,对不对?所以在这样的一个非圣人的一个状态,那我们必须是能够双方都能为对方提供价值,两个人才能够真正的走在一起。这就是婚姻的本质。所以反过来讲,当他没有溢出的时候,反推他也应该没有去主动的去爱别人。嗯,对啊。这个世界就是能量守恒的,你怎么被别人对待,那么你就会用同样的方式对待别人。